恪守一份对蓝天与温暖的承诺
日期: 2017-12-25
浏览次数: 1685

恪守一份对蓝天与温暖的承诺

他们,为保卫一片蓝天而奔走于华北各地; 他们,为打造长青基业而忙碌于燕赵城乡; 他们,2017年守护着华北150万户家庭的温暖; 他们,2018年将继续书写着平凡人的传奇。

恪守一份对蓝天与温暖的承诺

保卫头顶蓝天

对于衡水市桃城区东郎子桥村的崔凌娟大妈来说,“气代煤”后的第一个冬天,比以往几年都要暖和。

12月17日,记者来到崔大妈家。室内墙上的电子温度计显示温度为19摄氏度,摸一摸暖气片,触手生温。而从墙外沿着房檐一路“攀缘”进来的黄色管道,一直伸到了厨房里,最终端连接的是一台壁挂炉。

“怎么样大妈,换了这个炉子用着还习惯吗?”

“特别好,干净、暖和还省心。”崔大妈告诉记者,“前两年一直都是烧的煤,放也没地儿放,之前都是码到院子里,脏乱不说,最难受的是有时候半夜还要起来添煤,还不敢把炉子捂死了,怕中煤气。”

而对崔大妈来说,新的取暖方式不但便捷,还“划算”。

按照相关规定,衡水市对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的农户,今后三年给予相应补贴,其中,“气代煤”按照燃气壁挂炉等设施安装投资的70%给予补贴,每户最高2700元,同时对村内入户管线建设给予补助;冬季采暖期用气取暖给予1元/立方米的气价补贴,每户每年最高补贴气量1200立方米。

“按照(桃城区)政策,一台壁挂炉我们自己出500块钱,其余的包括管道费、燃气表、水暖连接等全都由政府补贴。”崔大妈算了一笔账,“就拿去年来说,取暖我们用了五六吨煤,算下来也要4000块,今年用气,如果按照一季1500方(天然气)算,减去各种补贴,也就花2000多,里外里省出不少。”

相比供暖,“气代煤”带给村民们的另一个直观感受,是蓝天“多”了。

“去年采暖季有40天没有见过太阳,有个蓝天觉得很稀罕,而今年虽然冷,但是晴天就见蓝天。”

记者从省环保厅得到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数据显示,2017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以来,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与去年同期相比持续下降,10月1日至12月17日,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63微克/立方米,低于今年以来河北省64微克/立方米的平均水平,比2016年同期下降33%,空气质量达到近五年来同期最好。

“今年桃城区的任务是‘保139、争150’,完成139天优良天气的任务。”东郎子桥村党支部书记表示,“而进入12月份之前,桃城区已经完成了150天好天的任务。”

村民最清楚,这场“蓝天保卫战”冲在最前头、背负着最大压力的,是中燃奋斗在一线的员工们。不到四个月时间,打了一场硬仗,每每想起来,都让衡水中燃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副总吴强由衷感慨。

“中燃今年7月26日才进驻衡水,正是衡水‘气代煤’最关键时刻,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政府给予了我们莫大的信任,其中桃城区划给我们74个村、15000户;而枣强签约的83000户中,要求今年完成10000户点火通气;此外还包括冀州签约的25000户,也需要完成5000户的改造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禁煤区”的桃城区今年被确定为全省全面完成“气代煤”或“电代煤”任务的26个县(市、区)之一,要实现48000户通气,而中燃负责的15000户中,就包括东郎子桥村。

“衡水平台公司成立短短四个月,就要完成30000户供暖,凭当时现有的人力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在,我们有‘飞地计划’!”

坚定铁军使命

8月份,中燃集团华北地区各平台公司先后与各“飞出地”公司签订了《2017财年飞地计划目标责任书》。在短短一周时间里,一支支来自各区域的精锐队伍先后抵达华北气代煤战场。

“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从福建抽调的安然公司飞地工作组前后总计76人顶着炎炎夏日飞赴衡水,早上八点开始就和研究院人员一起沟通研究穿越方案,奔波在周边村里,由于施工现场较远,有时是一天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

吴强有些感慨,这些人里有的孩子还不满1岁,却不得不抛却诸多不舍。

对此感同身受的,是中燃集团藁城平台公司的负责人李慧斌。

今年,中燃承担了藁城区九个乡镇116个村、10.4万户的改造任务,截至目前已经全部完成。值得一提的是,藁城区此次参与“气代煤”改造的总计205个村,中燃的改造任务,占了藁城整体“气代煤”任务量的60%!

在诸多燃气公司中,为何独独对中燃“青眼有加”?藁城区政府副区长李永平用了四个关键词:痛心、担心、爱心、贴心。“我们当时在意的不单单是中燃的背景和实力,更看中的是它的团队所表现出来的信念和担当。”

“当时藁城区‘气代煤’项目进入到9、10月份,但很多地方的工作推进达不到预期,心里着实没底,为了调动各乡镇积极性,区政府成立了督察组,采取了‘进度排名’的方式,规定多次排名后三位的乡镇干部,就地免职。”回忆当时的情形,李永平记忆犹新,“在这过程中,中燃干部员工的工作态度和效率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记得10月份有段时间由于管线设计具体铺设时有改线,是中燃从全国各地调回管材和仪表,我们从互不了解到相互信任,以至于后来工期赶的时候,天天在一起吃泡面。”

对于这种场景,藁城中燃综合部经理何欢并不陌生。其中,有件事情印象还格外深刻。那是5月底,按照省政府部署要求,藁城需要打造一个200户的“气代煤”样板村,正常工期起码需要一周,但是为赶进度,藁城中燃投入了规模将近百人的一个工作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从铺设管线到最终通气点火,只用了48小时。

“这些都习以为常了,记得11月底某一天抢工期,为确保管线顺利通气,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施压工作,我们一行3人晚上准备到藁城区贾市庄镇张名甫村附近的施工现场给工作队鼓劲,但那天藁城忽然起了大雾,正常20分钟车程,那天开车开了两个半小时,等我们晚上十一点到达时,施工队都惊呆了,大家倍受鼓舞一鼓作气拿下了工作,如果说真有‘铁军’,那我的伙伴们就一定是。”

守护民生冷暖

12月18日,省政府紧急拨付省级财政补助资金46.5亿元,专项用于农村气代煤电代煤取暖设备补助和运行费用补贴,保障群众温暖过冬。加上已预拨下达的26.98亿元,由省级财政承担的73.48亿元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

一时间,保供,成了头等大事。

截至目前,在气代煤点火通气最大区域——河北省保定市,中燃没有出现过一次限气、停气的情况。

“今年,我们在保定禁煤区有15万户的改造任务,不影响居民生活和供暖是底线。”保定平台公司总经理贾雁群表示,中燃未雨绸缪,针对备用气源,在保定多个县区都有LNG大型气化站,“既可以作为调峰、阶段性补充用,也可以作为主气源用,这就是中燃前期投资的优势。”

事实上,为做好保供工作,中国燃气从今年6月份就开始准备保供资源和方案,7月份组建完成气代煤保供组织架构,8月份骨干人员正式现场驻点办公,9月份全面进行摸底调研和落实保供资源,10月份保供组组织各气代煤公司场站人员的操作培训。

“除此之外,中燃还有两个相对独立和专业的公司,其一是中燃能源宏大贸易有限公司,是中燃集团旗下从事能源贸易业务的全资子公司,负责集团内LNG供应;其二,是中燃宏途物流有限公司,涉及LNG运输等,这也是保障我们能力求实现保供的重要后盾。”

一站服务平台

惠及民生,不单单体现在“保供”上,同样也体现在“供保”上。

中国燃气天津气代煤平台公司总经理赵宏岗表示,中燃打造的智慧社区,融合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系统化提供社区内的智能软硬解决方案,通过惠生活平台整合社区周边的各类生活服务资源,向用户提供社区O2O整合运营及大数据服务。其中,在社区运营方面,除了社区大数据运营,为社区商业活动、物业管理、城市治安管理提供支持和帮助外,打造了3公里O2O商业生活圈、小区物业管理、社区生活服务、政府便民服务。

“无论是生活用品的配送,还是保险等服务型产品,未来,中燃也要将自己打造成为一站式生活服务商,我们拥有最广泛、最精准的用户信息,我们了解每个家庭最细致的诉求,可以说,我们跟用户之间的感情,是用‘钢铁’连接的,这种敲门入户的信任感永远是互通的第一步。”


相关推荐:
分享到社区 好內容要一起分享
意见反馈 从此沟通更近一步
点击发送
chinagas .
中燃燃气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